认识一座城市,就要从街道开始。街道承载了城市的历史与记忆,也见证着城市的发展。街道所展现的应当是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所经历的文化与记忆的丰富和复杂性。
本次改造的场地位于北京万泉小学门前的步行街道。由于原有的校园围墙与主街道距离过近,导致上下学时段大量接送孩子的家长滞留在校园门前造成拥挤,阻塞交通。
海淀街道牵头组织万泉小学与中央美院等设计单位以及责任规划师多方共同商讨,最终决定由学校退让红线,对步行街和大门前的场地进行拓宽。设计团队利用街区隔离立面和沿街空间,以“墙上艺术馆”作为重构整体规划街区风貌的核心要素。这样的努力将为家长和学生创造更好的接送环境,也为他们和居民带来一个更加舒适的步行体验,使街区墙面从仅有的隔离功能提升为具有文化参与性的公共空间。
▲ 街道改造前后的变化平面图
流动的舞台
“墙上艺术馆”由十一个立体橱窗组成,内容进行周期性更换。首期主题为“我的童年”,需要融合街道居民的童年记忆和万泉小学的校园生活,内容包含体育、文化、艺术、心理辅导、科技创新及乐团等不同内容的,体现学校教学特色的课外活动。
“童年”对于不同代际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体验。在八十年代出生的孩子记忆中,和小伙伴一起在原野与街道上奔跑游戏是童年的模样。而随着时代的演变,多样化的校园生活为孩子们提供了新的孕育创造力的场所。不同时代中关于童年的文化与记忆正是国家、社会、乃至城市的缩影。
我们将墙上艺术馆定义成“流动的舞台”,以时间为线索,将不同时代的具有独特性的童年体验和校园生活以情景化的建构手法加以表现。其目的就是让内容与观者产生“共情”。家长、孩子和本地居民作为观众的主体,当他们在街道上行走时,在舞台中看到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并且彼此进入到对方的时空,就像是慢镜头回放一般,去感受在时代的变迁中,关于童年的叙述。
情境化叙事
如何将这些舞台的场景形成精彩的叙事结构,让场景中的情境实现对观看者的情感带入?在橱窗的设计中,我们借用了舞台美术的构建方式。首先,我们对每个橱窗主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将家长、孩子和居民所亲身参与的生活场景情境化,以情节推进的方式去建立情境叙事的发生、发展和人物情感的线索;之后,通过制造戏剧性场景来表达每个特定的空间的主题,将空间、叙事和情感联系在一起,建立一个能够归属于观者自我经验的空间感知。
在舞台美术中,场景的“仿真”直接影响着戏剧的情感输出。借让·鲍德里亚的话来说,“仿真”是一种“亦假亦真”,是以超现实主义方式的让观者进入到这场幻像中。为实现此目的,我们在橱窗设计中借助3D打印、数控切割等技术手段,融合了雕塑、绘画、摄影、装置等多样化的艺术展示形式,跨越时空、真实与幻想的界限,表现不同代际色彩丰富的童年生活,记录这些珍贵的回忆与情感。
墙上艺术馆作为城市中“流动的舞台”,对社会生活的艺术表现,正如同城市作为社会生活的物质载体。街道的意义就是让人们产生“行走”的欲望。人们在行走时,他们所看到的不再只是虚构的布景,而是促使他们去以新鲜的视角去感受城市和生活的窗口。通过这些窗口,可以让街道成为一个集展览、宣传、艺术创作、教育、美育为一体的公共空间,推动文化发展和城市形象的提升,以动态可持续的方式多角度呈现街区风貌和居民日常生活。
项目信息——
橱窗设计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设计主持人:杨宇
艺术策划:吴晓敏,杨宇
设计团队:邓袭珈,莫傲岩,白玉洁,苑艺,陈子龙,孙庆灏
橱窗施工单位:百创睿达广告有限公司
摄影师:金伟琦
业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海淀街道办事处
责任规划师:付斯曼
建筑&景观设计:北京市海淀园林工程设计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