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员计划让我有了逛展的特殊身份和使命感。早上醒来,匆匆略了几篇媒体报道,灵感顿涌。聊聊这几年在家居领域的实践探索。仅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写稿时的感受真是畅快,重获内心自我的释放。
妙物设计联合创始人、设计媒体撰稿人、北京城市学院外聘讲师
斜杠一:设计媒体
媒体人的专业背景很多,我是设计专业出身。第一次写采访提纲时,主编大人告诉我,把你想问的都问了,所以这成了我的一贯思路。善于发散思维的我每次的提纲都是一大堆,最终的好处就是全方位的了解品牌以及他的创始人。
记者这个身份的魔力在于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诚恳相待。如何让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在我一连串问题的轰击下,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又能思路清晰地回答,一针见血,于我于他,都是极大的挑战。最高的境界就是在采访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寻着他们的思路,继续提出新问题,不断推进采访的深度,这些是之前不能预期的。
被访者的叙述,是作品背后蕴含的所有思考,和呈现在纸面的设计说明(经过修饰过的文案)是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作品是视觉化的直观呈现,其背后才是冰山之下的玄机。
如何选择采访对象,是非常考验判断力的。我一般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看作品,看品牌的整体调性,这是一切品牌的根基,出单个新品容易,难的是在品牌的统领之下,保持他一贯的设计哲学和设计语言,系统化的产品体系是在不断探索和积累中逐渐构筑而成的,没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设计经验,真心很难,和创始人的关系也很大。
朋友圈里有一些媒体朋友,似乎也大致了解了媒体的日常,相比他们,我更独立,更自由,随意选题,随意抒写。我更多从自身的视角去审视一篇文章的价值,希望深潜到行业里。虽然总是后知后觉,但始终依照内心那把标尺,去分辨,去质疑。没有过多的写作训练,纯粹的真情实感。自然也形成了这种文风。
斜杠二:教师
传统教育局现在书本过时的知识框架下,缺乏对市场环境和产业趋势的观察。逛展是弥补这些的重要一环。深度参与的方式就是组织学生参展。
设计教育一步步落后于产业的发展,这是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缺失,弥补谈何容易。我想通过自己的经验,告诉他们如何不虚度学生生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开个好头。
作为老师,我是个指路人,告诉他们前面的风景,至于后面的修行全靠学生自己。而现在很多学生,似乎只待老师的灌输,不懂得自己探索发现的乐趣。中国的学生普遍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是长久应试教育之下的贻害。
学生看展似乎有某种强烈的目的性,包括他们搜集网络图片时,都是在寻找创作的思路和灵感的来源。而我总要去矫正他们的选题思路。如何让设计有的放矢,值得花时间和精力,甚至金钱把方案实现出来,而不是照葫芦画瓢,追个潮流那么简单。
大量的照片是最好的教学资料,引导它们如何看待展品,如何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点,不要盲目的吸取,展会是商业化的结果,如何在教学中找到结合点,是我要不断研修的。现在越来越不在乎拍照的质量,不去修图,拍的也更多是细节。
斜杠三:设计师
从设计师的角度,看展是感性与理性的不断交融。如何在自我表达和市场驱动之间找平衡,如何看出专业水准,如何从设计的角度去考量一件展品。。。
我体会过站在展位前,看到频频举起的手机,一言不发就走开的心情;被各种看客评头论足,不断把玩展品的心情;以及获得大众的认可,达成交易的心情。
设计师的作品在接受市场检验的时候,才是最好的评估方式,这与设计流程中的评估是完全两码事。设计转化成财富的过程,才是价值的最大体现,也是对设计师最大的满足感。ToC和ToB的设计策略总是不同的,设计也是重口难调,如何在自我发挥与市场成效中找到平衡,度的拿捏很是玄妙。
展会是设计师的秀场,养眼的作品不一定是好设计,存在手机里的图不代表一定会下单,最后一天的扫货也有可能是肾上腺的激增。家的定义很多,但它一定不是秀场,被大片欺骗过后,日子还得平凡的度过。接下来似乎要承上启下地奉上我的理念,但我想留给大家一些想象。家居行业正是靠着这些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想象力赋能的。
斜杠四:品牌方
我会从更宏大的角度去思考未来的方向,品牌的成长与个人的成长总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做产品研发,如何做品牌形象,如何展示在观众面前,如何找到对的市场和用户,这是多少品牌都在思考的问题。设计师、消费者、企业之间永远是个微妙的三角形关系。
每年看展,都会在各大展会涌现出新品牌。有的品好,有的牌好,品和牌都能做好的非常少。个人品牌都没有树立好,创立更大的品牌也只能多走弯路。主品牌下,另立众多子品牌,亲生父子之间的基因遗传有多少在延续,或许他们自己都分不清吧?
品牌的缔造不是一朝一夕,从家居品牌到设计品牌,国家品牌形象的打造是一场永不落幕的马拉松。
斜杠五:家居爱好者
那么多身份,归根结底就这俩字:热爱,对家居的热爱,对设计的热爱。看展的同时,就是在找寻自己的价值认同,身份认同,驻足的拍照的都是我的映射,从未改变,满足自我是最终极的目标。一个作品从某种程度反映了创作者的特质,一切外在都是内在的物化表象。找到自己所爱,并保持深爱,让爱的形式在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变幻,不变的永远是那颗热爱的心。
这里展现出的品牌,都让我产生了某种触动,有的拥有共通的设计理念,有的是钦佩他们的设计水准,有的是羡慕他们的青春可以如此光彩耀人,有的是一见倾心,有的是异曲同工,在同与不同中,变与不变中,各自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