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不息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北京站”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盛大开幕。眼下时值仲春,距离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已过去10月余,在去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中国馆《不息》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完整的策展理念,独特的语境构建,在国际当代艺术世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如今,这个曾引发了热烈关注和广泛好评的展览来到了北京。如果你没有机会能够去威尼斯观展,那么这个展览千万不可错过。

2017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策划,邬建安、汤南南、姚惠芬和汪天稳为参展艺术家。其中姚惠芬为苏绣大师,汪天稳为皮影雕刻大师。展览展出了多件录像、绘画、雕塑、装置、刺绣、皮影、摄影乃至多媒体剧场等丰富的作品,并以丰富的文献和工作坊、演出成为重要特征。展览以“不息”应对整个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艺术永生”,提出中国艺术“不息”的力量来自精英与民间的互动,来自代际传递的师承,来自积极的合作。展厅中独一无二的艺术家师承墙、艺术家合作关系图。

据介绍,虽然“不息-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在威尼斯大获成功,在国内却引发了巨大争议。赞誉者认为极其出色,批评者认为丢人现眼。评价两极分化,激烈对立,在2017年初夏的中国艺术圈,尤其是互联网上引发了巨大的话语狂潮。争议集中在是否应该使用皮影和刺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当代艺术”活动?中国馆对于皮影和刺绣这类传统工艺的运用是否误解“当代艺术”?是否存在中国独特的当代艺术方式?话题乃至延伸到了雅集、庙会式的策展实验与白盒子展示空间背后的意识形态对立;当代艺术是否需要现场经验?运用传统元素是文化投机还是文化自信?是否存在普世的“国际当代艺术”等等更深的层面。可以说,因为这些争论的存在,以及这些争论背后的价值观对立的存在,201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无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将是当代文化史上,中国价值观和中国工作方式初步确立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而这次的北京站的众多展品,是经过数月海运辗转到国内。主办方也表示,这次的展览的策展思路不变,而随着空间的变化和语境的变化,展览的气质与当时威尼斯的现场有所不同,但依然能在相当程度上让未曾造访威尼斯现场的观众们看到策展和作品的思路。

虽然,距2017年5月初威尼斯开幕已经过去10个多月,但中国艺术界应该有更年长一岁的成熟和理性,来反思我们的激烈的实验;应该有更大的自信,来赞美我们的艺术家所创造的不可思议。当代中国艺术的继续进步,有赖于整个艺术生态各个环节积极善意的建设性互动所构造的能量场。

参加“不息 – 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北京站”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先生、北京时代美术馆馆长、华熙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赵燕女士、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先生、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秘书长王蔚女士、北京文化艺术基金项目负责人张琪女士与徐培钦女士、参展艺术家邬建安先生、姚惠芬女士、华熙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崔广平先生等众多嘉宾出席了展览开幕式。此次展览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