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今起正拉开帷幕,尽管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大奖的最终得主还没有公布,但据 《Hi设计》观察,无论从已经经过复选出来的7件提名作品中,还是从种种媒体传播的线索和迹象分析,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很可能会颁给“微信”或“蜂窝煤”。 不过,最终大奖花落谁家还要等待设计周开幕式当天才能知晓。
7件提名奖作品:微信、蜂窝煤排名位置值得玩味
9月3日,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13位评审专家最终从10件复评作品中选出了7件提名作品。提名分别是:微信、上海虹桥综合交通上枢纽、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国手扶拖拉机、MAD哈尔滨大剧院、From余杭 融设计图书馆、2015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南京长江大桥、华为手机、蜂窝煤。这些提名作品中既有规模宏大的建筑或枢纽,也有曾经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而据《Hi设计》观察,尽管目前这7件提名作品的最终得票排名没有公布,但从目前的媒体报道中可以窥见“微信”被排在7件提名作品中的第一位,而“蜂窝煤 ”则排在最后一位。而据了解,评审过程中这两件提名作品也是得到了许多评审的特别关注,根据规则,这7件作品中最终得票总数最高的作品将成为2016北京设计周经典设计奖的获奖作品。
主办方曾广发“寻人启事”找蜂窝煤设计者
尽管蜂窝煤在媒体报道的提名作品顺序中排名最后,但《Hi设计》注意到,就在此前,本次奖项主办方曾借助网络平台、广播电台等渠道广发“寻人启事”寻找蜂窝煤的设计者,历经几番波折,最终找到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设计者。 这样大费周折的动作,不禁让我们揣测,今年的设计大奖很可能会是“蜂窝煤”。
装置艺术“末法时代” 艺术家杨烨炘
蜂窝煤设计巧妙,集高效易燃、安全可靠、环保易用等性能于一身,生动地诠释了“设计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的终极理念。也就是因为对这个理念的生动诠释,蜂窝煤最终被提名为“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然而奖项却找不到发明者前来领奖。
无奈,主办方广为发出了“寻人启事”,借助网络平台、广播电台等渠道,历经几番波折,最终找到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设计者。
资料显示,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山东德州一个家庭工业社的主人郭文德根据外国人使用的煤炭原料和燃烧性能,发明了在煤球上打孔的蜂窝煤。他的家庭工业社经历了公私合营,成为德州燃料公司的一部分,之后公司几经改制,最终也不复存在。
德州武城庞庄的农户在教堂外制作煤球
郭文德的人生并没有因为这个有太多的改变,可是蜂窝煤却因其无烟无味、燃烧充分、省料省时、节能节资的优良特性,占据了中国半个世纪的燃料历史,成为了我国北方城市冬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取暖燃料以及大部分中国城镇居民的生活能源。
“微信”排位靠前,影响巨大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奖评选过程中,微信最终被提名为经典设计奖将与其他领域的六件提名作品进行最后的角逐,争夺经典设计奖的奖项。
微信已经让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微信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蜂窝煤一样,微信也是在这个时代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微信这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在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而现在微信已拥有8亿用户,用户覆盖 200 多个国家、超过 20 种语言。微信自2011年首推以来的五年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微信同时也是智能终端、新媒体设计、互联网科技与时代文化消费取向深度融合的产物。
微信以其跨界性、便捷性、易用性、情感性的设计,正在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已经渗透进入众多传统服务产业:金融、交通、医疗、酒店、餐饮、商业、邮政、民生等。体现了中国服务设计的发展水平。
经典设计奖的“口味”耐人寻味
据了解,“经典设计奖”是面向已经投入使用、具有重大意义,并对中国社会进步、文化发展、产业促进、城市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的设计项目或作品,旨在遴选出具有“民族精神、国家战略、科技实力、影响长久”的经典设计,树立中国大设计的“风向标”。天安门观礼台、青藏铁路、红旗渠、中国大运河保护性修复设计、中国高铁等项目曾先后获得该奖项。
人们一谈起设计大奖,往往认为获奖的应该是一件经典家具、一件服装或者是一幢建筑,而北京国际设计周经典设计大奖的视角似乎有些不同。据主办方人士介绍说,设计周经典大奖的视角不是局限于一件家具、一件服装、一个产品、一副海报或者是一个高大上的建筑,也包括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项目,他们的设计意义也是举重轻重。而这“微信”、“蜂窝煤”两件作品恰恰都符合经典设计奖的评审标准。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蜂窝煤、微信能否获得2016经典设计奖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字Hi设计综合,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