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瞅瞅这家位于香榭丽舍大街的麦当劳巴黎旗舰店
麦当劳全球营收普遍下滑,为了改变其品牌形象,以多样化的潮流面貌赢得更多的用户,麦当劳在全球各地进行了试点改造,中国的香港和北京亦有店铺被焕然一新,以差异化的面貌吸引顾客。 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案例位于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作为麦当劳在当地的旗舰店,设计师采用了激进的现代式设计,融合了当下最新的技术,为用户提供便利性与高品质两者兼得的体验感。混凝土,金属网,色彩绚丽的光盒,定制的家具,以及向街道开放的大 […]

订在袖子上的混凝土建筑
还记得我们之前推过的“迷你混凝土建筑社区”吗?它们的创造者Material Immaterial工作室又将其推向了极致,把这些混凝土建筑制作成了更为小巧精致的袖扣。Elements系列通过微型建筑元素的形式和光影,将其变作了一种永久的记忆。

被切掉一角的混凝土房屋
在日本东京的市中心,Atelier Tekuto工作室建造了一栋里外都是混凝土,并且造型也颇有些特别的建筑。业主是一对搞化学研究的夫妇,要看到建筑里外都是裸露的混凝土表面,是他们最初的希望。他们觉得这不仅很有挑战性,并且还十分环保。于是,设计师们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各种大量的调查研究,最终历时两年半才完成这栋房屋的建造。 对天然材料和自然环境的利用 在东京这样一个高密度的居住区里,尊重自然及环境的 […]

有温度的混凝土:日内瓦火车站的超级大门
IttenBrechbühl建筑师事务所在重建日内瓦火车站时,与当地艺术家Carmen Perrin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两扇用Ductal混凝土加镶嵌圆玻璃的超大站门。

有温度的混凝土:萌萌哒小怪物联盟
我们对混凝土的认知,正在一点一点地被颠覆。来自韩国的Hobby Design,就用混凝土制作了一大堆的小怪物联盟,每一只都光滑精致,把冰冷的水泥变成可爱的玩具。 这一群小怪物各不相同,它们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故事。充满艺术感的怪物联盟是一个值得收藏的系列。还有临时纹身和贴纸哦。

混凝土做家具,有点意思
法国设计工作室Lyon Beton主要从事混凝土家具的制作。他们的产品既有云朵形状的卫生纸架,也有管道形状的花瓶,这些独一无二的饰品和家具都是工作室的两个人100%纯手工制作的,带着点或诗意或诙谐的味道,细腻的手感体现了一种简约的审美。干净利落的拐角和线条凸显了混凝土这种材质的独特个性。 云朵卫生纸架 格雷的困惑书挡 D’Hauteville混凝土椅 管道花瓶 核电厂花盆 绿色混凝土咖啡桌

扎哈·哈迪德成就了登山探险家的收官之作
扎哈·哈迪德为著名的登山探险家雷纳德·梅斯纳尔在阿尔卑斯山顶峰Kronplatz设计建造的博物馆近日落成,它拥有一个地下画廊和一个悬在山谷中的观景平台。 梅斯纳尔山峰博物馆Corones是梅斯纳尔建造的六座系列巅峰博物馆的最后一座,他是首位征服了所有14座海拔超过8000米以上的山峰且不携带氧气成功登顶珠峰的传奇人物。 该博物馆坐落于意大利南蒂罗尔的著名滑雪胜地Kronplatz的中心地带,海拔2 […]

轻盈跃动的混凝土“蚂蚱”
这款名为“蚂蚱”的桌凳组合,是由建筑师Makoto Fukuda为西班牙的Escofet设计的,它使用混凝土制成。 “蚂蚱”系列桌椅将扁平混凝土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它涉及到材料的流动性和轻质量。刻意镂空的造型制造了充足的空间。 桌子和凳子的一端是闭合的,圆润的曲线给人温暖的感觉;另一端则是向外开放的,让人们去思考和感受周围的风景。 via:contemporist,内容由Hi设计编译整理,转载请注明 […]

迷你混凝土建筑组成的微缩“空间”
Material Immaterial工作室设计了一个现代混凝土建筑的微缩社区,以此方式来赞美混凝土的美,向对现代设计做出贡献的所有材料致敬。 该项目名为“空间”,仿照了上世纪一些标志性的建筑,比如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莱特的流水山庄,奥斯卡·尼迈耶的巴西利亚,还有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这些都是混凝土建筑。 每一件作品的楼梯和开洞,都让人们想对其内部空间一探究竟。九件作品围绕着中心的“Kund”排 […]

20多位知名建筑师和艺术家共同打造的“六间房”别墅
在南京四方的这片广阔的场地上,一系列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艺术家通过开发和展示相关设施、展厅和建筑贡献了他们的创意。包括了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王澍、英国建筑师戴维·艾德加耶(david adjaye)、埃塔·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和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中国的艺术家艾未未也加入创作了“六间房”别墅项目。 在开阔的室内空间之中,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眺望室外的美景 走廊 […]

新加坡新地标——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
由Heatherwick工作室设计,领先的CPG咨询公司执行建设的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是一座可以供33000名学生使用的多功能建筑。 长长的走廊连接盒子似的教室,是传统教学楼的模式,南洋理工大学则提出要一个与现代教学方式相适应的独一无二的设计。 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教学可以在任何地方开展,这座教学建筑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学生与教授创造出一种动态的环境,有助于他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你也可以设想,在这里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