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所之一,现如今,不仅网红菜市场层出,明星也加入到了这一热议的话题当中,竟然还直接开起了菜市场。

2018年4月李宇春联合10位艺术家开了一家为期10天的“菜市场”,“菜市场”开在了上海兴业太古汇的商业区内。这个“菜市场”,其实是由李宇春主导发起的“流行实验室”推出的第一个公众艺术项目。李宇春说:“也许中国不缺很好的美术馆,画廊,但可能缺一个艺术的菜市场,试着让艺术跳出小众精英圈层,能够在社会化的层面用流行的方式和所有人对话与讨论。”

《Pink Store》欧莱雅

“菜市场”的入口是标准的网红空间,由欧莱雅打造的一个粉色的小吃摊PinkStore,这里提供甜点、气泡水、香肠等众多小吃,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哪种小吃,全部都是粉色的。

《恐龙食品有限公司》徐震

公共空间的橱窗也是一大看点,艺术家徐震为了还原菜市场的生态景观,用腊肉拼接成了一只恐龙,并将其作为雕塑装置陈列在现场,给人一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CHEW咀嚼》高磊

一走进展览空间,近千块口香糖整整齐齐的排列在台子上,高磊说:“《CHEW咀嚼》的形态模拟了各类服务窗口排队的结构”。他将IKEA的门垫分别粘贴在墙上和台面上,在台面部分门垫的网格结构内以交错的形式铺满已剥去锡纸外包装的裸露的口香糖条;在墙上类似窗口的部分,则将四张IKEA的门垫表面由未剥离锡纸的口香糖条与不锈钢螺钉结合,分别构成“咀嚼”英语单词C、H、E、W的字样,再将其装上铝合金画框和无反光玻璃等距挂在墙上。

《听音乐长大的玉米》郭鸿蔚

艺术家郭鸿蔚在田间为玉米播放音乐,并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他延续了现代农科理论中关于音肥的实践,也讨论了在人与植物之间,音乐可否成为让其获得某种通感的可能?大家可以尝尝这些听音乐长大的玉米究竟味道有何不同。

《菜市场和弦》刘佳玉

包容性、通俗性与普遍存在性是艺术家本人对菜市场的感触。而音乐同样如此,每一个菜市场就像是一场普遍与特殊并存的演奏会,每一个置身于该空间中的人物都是市井舞台的演员与观众。所以,艺术家刘佳玉希望以新媒体艺术媒介作为手段,削弱技术与日常生活看似泾渭分明的距离感,重新创造人们对市井生活新的感知。

《仙境》高露迪

这是一件跟美味有关的作品,由仿真面包片组成的床垫散发着阵阵奶油味,金属质感的床架与淡黄色的面包床垫使真实与虚假在空间内交错,对观者来说,从嗅觉、视觉、触觉等多重错位的感官刺激能够激发出困惑而全新的感受。

《Tasteless/没有味道》aaajiao(徐文恺)

aaajiao,是艺术家徐文恺的化名,也是他虚构的网络分身。aaajiao的创作结合了浓重的反乌托邦意识、对文人精神的反思。这一次他虚拟了一种未来的味道,他说“当人进入空间之内,空间内错杂的图像给予感官的暗示与刺激会将这样的味道变成现实”。

 

《科纳瑞恩-觉醒篇》袁可如

逛逛市场还可以玩玩游戏,艺术家袁可如在展览现场放置了4台复古游戏机,它们分别对应4个人物,根据人物特性设置了四种不同玩法。这是一部赛博题材RPG电影角色游戏,观众在体验完每个角色后能够了解电影故事的内容。

《阅后即食》陆平原

爱给大家讲故事的艺术家陆平原,这次将故事用食用墨水打印在可食用的糯米纸上,供观众购买、阅读并品尝。这些故事挂在一个放大版的经典“鲨鱼咬手”玩具装置中,让人在取阅故事的时候感受到某种幽默的焦虑感。

《200克黄金62克蛋白质》何翔宇

除了面包、蔬菜,现场还有新鲜的鸡蛋,菜市场里随处可见的蛋托,被堆积成了小山,何翔宇用铜重新翻制了蛋托,他还在蛋托的表面施以鎏金工艺,让原本廉价的材料显得昂贵以及神圣。

《舞照跳,肉照买》张鼎

艺术家张鼎认为菜市场是一个广场,而这间肉铺就是是广场中心的舞厅,每个在广场买菜的人都会提前半小时到达广场的肉铺,肉铺常常放一些Disco舞曲,人们伴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身体扭摆,沉迷在音响之中,把自己带到音响的漩涡之中,浪漫、洒脱、激情地选择一块适宜的肉,付钱,扭动屁股转身离开。

当人们熟悉的“菜市场”变成艺术空间,当鸡蛋、面包、水果、蔬菜变成了艺术装置,当菜市场颠覆了人们对日常生活的体验时,这样的举动也行会打破了人们对艺术的距离感,让大众真正能欣赏和体验到艺术的乐趣。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