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HI设计》专栏作家  李洁璇 ( 媒体人/独立平面设计师/策展人)

 

无标题1

 

2014年11月15日~11月21日,国内首次关注灯具特造设计的交易展“共生——中国灯具特造设计交易展”在北京服装学院-中关村时尚创意园1楼展厅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此次展览也是2014北京设计周·设计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展出了11件极富创意的作品。

“什么是好的设计?好的设计如何形成商品进行流通?市场服务体系如何为好的设计提供培育的平台与健全的法律体系?”。我带着几方面问题,对北京国际设计周办公室主任曾辉先生进行了一次用实际展览为形式、设计版权服务平台为依托、结合探讨企业与设计师共生关系为实例的多角度采访。希望借助曾先生及其所在平台的社会信誉与影响力,为国内设计师指引更为健康、合理的设计转化产业的途径。

 展览核心价值:突破过去对灯光固有的认知

洁璇:展览的意义与初衷是什么?

曾辉:自古中国有一个观念:“当其无,有室之用。”对建筑来讲,真正所用的是空间。而我们现在的照明设计,在公共空间与家居空间中,能够与建筑空间相互能够配合好并不多见,如何融合建筑空间与灯具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展览所要探讨的。现代生活对灯光的设计需求越来越强,我们对空间和灯光的理解也所改变。

“共生——中国灯具特造设计交易展”,强调“特造”概念,也不是为什么而特制的,而是特别的、有创意的制造。这不仅仅是提供照明,更多的是引导人们的设计使用和创意兴趣。灯光在未来的使用中更多的是在生活空间、公共空间中体现,这次展览的核心价值是去突破对灯光的传统认知,更强调灯光与空间、灯光与人的“共生”关系。例如照明设计在城市地下通道的重要价值。

洁璇:展览的波及面和附加值在哪里?

曾辉:照明与建筑、环境、室内、服装、艺术、植物等各种领域中的设计都是相互互动的。这次展览的参展人及他们的作品数量不是很大,但展览展示的是从不同角度对灯光设计的新思考。

 让好的设计变成好的生活

洁璇:展览起到引导性作用了吗?

曾辉:办这个展览的方向就是为了引导设计对生活的创新,很多照明设计师也都在为此而努力,通过作品展示对灯光设计思想进行传播,这也是“共生”思想的价值——人与空间的和谐共生。一方面,照明设计能够使人与环境关系拥有亲近感;另一方面,促进灯光设计师与产业的共生关系。如果有些企业不愿为设计版权进行投入,习惯于“山寨”,这些对设计师的原创带来很大打击。灯光设计交易展是在寻找设计师、设计机构与企业之间市场平台的一种方式。

 设计版权公证服务体系平台——设计盾

洁璇:如何为设计师、设计机构、企业搭建健康的产业平台?如何引导他们?

曾辉:北京国际设计周不仅仅是推动展览和活动,更重要的是把精力投入在整个设计产业服务链条上的一些缺环上。一个创意设计变成商品,整个产业链条是很漫长的。首先设计师面临的是设计版权问题,而设计版权的法律服务体系是很不健全的。所以在今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与北京国际版权交易中心推出了设计版权公证服务体系“设计盾”。它是通过第三方公证方式提供的设计版权认证服务平台。提供出一种“傻瓜型”设计版权认证服务,即通过线上(设计盾官方网站)进行设计师作品的上传申报。比如设计草图、材料说明、效果图、产品图片等文件。首先提供给设计师的是“时间戳”的认证。其次,依据设计盾所认证的系统设计文件,法庭采信设计版权的归属人。这样的结果是为设计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认证服务。

 未来好的设计与投资方、购买方的共生模式

洁璇:这是怎样的共生模式?

曾辉:通过市场交易,企业与设计师达成版权合作、联合开发等多种方式,企业与设计师合作进行版权投资,最终形成售卖产品的分账模式。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为了市场能够接受,企业去采购具有市场价值的设计版权。当然企业也会担心设计版权是否会很高,通过更加多元化的设计市场,企业对设计版权的选购空间更大,设计版权价格也会随市场而趋于合理。要让企业学会采购设计版权,才能让好的设计转化成市场。

洁璇:年轻设计师作品由于在市场上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价值,那么,他们在面向市场时应该怎么办?

曾辉:需要年轻设计师搭建设计转化成市场的平台。北京国际设计周会通过各类展览及活动的平台,如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交易展、中国设计挑战赛等方式,为大学生和年轻设计师搭建设计交易平台。

洁璇:设计师的作品如何更多的进入市场?

曾辉:设计版权、设计金融服务、设计电商、设计拍卖、设计营销和设计传播等等方式,都是为了让好设计推向市场,转变为好生活。北京国际设计周在去年推出“设计消费季”——让商场与企业联合,使公众零距离地体验设计。严格意义上说,商品都应该是设计品,如果企业对设计的投入不高,就会使得很多商品缺乏设计感、设计含金量不高,消费者就买不到好的设计商品。

搭建国际设计贸易平台

曾辉:北京国际设计周未来重点是做“北京国际设计贸易博览会”,如同米兰设计周的主展,利用国家进出口保税的优惠政策,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文化保税区,以新亚洲生活方式为主导,培育形成中国的国际设计采购中心。

2014102601

曾辉: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北京歌华创意设计中心主任。

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1年起留校任教、任《设计》杂志执行编辑。曾任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景观规划
实施处处长、国家大剧院艺术品部部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业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民盟北京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央文化干部管理学院艺术学院等院校客座教授,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基金专家库成员,文化部十二五文化产业规划课题组成员,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会副理事长。

曾获日本平山郁夫奖、获“中国之星”最佳设计奖、荣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设计奖及金手指奖、荣获中国设计贡献奖银奖。2008年荣获北京市委、市政府、奥组委授予的“北京奥运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中国包装设计事业突出贡献奖;获中国广告设计风云榜最具影响力平面设计师奖。主持设计的《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荣获2012香港印制大奖优异奖和2013中华印制大奖全场大奖。

曾主持策划设计中国一汽、伊利集团、中信公司、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百余项品牌形象、活动推广、策划设计和城市形象景观推广策划项目。水墨画作参加中国水墨计画展。策展“光宇风格”张光宇设计展、北京国际设计周“手作之美”设计展、曾凡恕画迹展、上海艺术设计展“手工之城”设计展、设计为民生“12间”设计展等艺术设计展。

出版《设计的故事》、《中国艺术美学散论》等书、在装饰、美术观察等专业期刊和报刊上发表中国现代设计的理论导向、创意设计产业的设计管理、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与公共艺术、现代手工设计等百余篇艺术设计论文、评论。

BY: 《HI设计》专栏作家  李洁璇 ( 媒体人/独立平面设计师/策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