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汽车设计的秘诀何在?中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到底是什么?12月2日晚,德国使馆官邸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设计爱好者。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高级设计中心总负责人斯蒂芬·科尔(Steffen Köhl)、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设计总监罗西蒙(Simon Loasby)、宝马集团全球创意咨询上海设计工作室总监石磊(Gerhard Steinle)以及中国艺术家马军一起探讨了汽车与艺术、德国汽车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以及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等问题。活动结束后,三位设计大咖接受了包括《Hi设计》在内的多家媒体的访问。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先生(Michael Clauss)与夫人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设计总监罗西蒙(Simon Loasby)
什么是好的设计?
纵览德国的汽车设计发展,悠久的汽车制造历史蕴育出了他们独特的设计哲学。那么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呢?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设计总监罗西蒙(Simon Loasby)认为,只要消费者能够看到就想得到,就想占有的设计就算是好的设计。
宝马集团全球创意咨询上海设计工作室总监石磊(Gerhard Steinle)
宝马集团全球创意咨询上海设计工作室总监石磊(Gerhard Steinle)认为,好的设计是不会过时的,20年,甚至30年过去,这样的设计依然受人欢迎,依然有占有欲望。他说“设计是将艺术变得有用的工作”
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高级设计中心总负责人斯蒂芬·科尔(Steffen Köhl)
梅赛德斯·奔驰全球高级设计中心总负责人斯蒂芬·科尔(Steffen Köhl)先生则认为,好的设计是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问题。好的设计之所以受人喜欢并不是在于拥有一个炫丽的造型,而在于他的功能。他深信德国产品的品质、质量与设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德国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里的地位。好的设计是与它突出的功能性没办法分开的。
艺术家马军先生坦诚地表示,他更注重汽车在造型、颜色方面的因素,其次才会注重功能。
米歇尔•康-阿克曼(左)与艺术家马军先生
德国汽车设计是“包豪斯”的传承者
石磊(Gerhard Steinle)是宝马集团全球创意咨询上海设计工作室总监,他曾经效力奔驰品牌,是奔驰Smart车型的最初原型设计者。他认为德国的汽车设计全部受到“包豪斯”的影响,这是德国品牌能够遍布全球的核心精髓。“设计在于做简单,少就是多,而好的设计是能够把握和平衡美观与功能的冲突。”石磊说。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设计总监罗西蒙(Simon Loasby)是大众经典时尚车型CC品牌的设计者。他也认为,包豪斯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在他眼里没有包豪斯就没有德国大众, 这是几乎所有德国设计的基本价值观,设计也是有历史元素影响的。而中国的设计与德国设计是非常不一样的。
斯蒂芬·科尔 现场讲解线条的艺术
汽车设计中的中国因素
谈到为什么几家公司都在中国设立设计中心?与德国汽车设计的中国因素时,三位设计师都分别发表了不一样的看法。
罗西蒙表示,中国用户和国外的用户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欧洲,两个门的车比较受欢迎,但中国的用户似乎只有年轻的人才会去考虑买两门的车,大部分中国用户更喜欢四个门的车型。而他们会有很多专门针对中国用户的设计,例如朗逸,这个品牌欧洲没有。还有就是在中国畅销30年之久的桑塔纳品牌。当初桑塔纳在国外市场并没有受到像中国消费者一样的认可。
石磊先生也谈到了中国用户的特点,他说中国的用户很多情况下是车主用来接待客户等等。他们需要加大款的设计,他们需要让客人觉得舒服,因此,在宝马X3等SUV的设计中,中国版的后座的空间都有了新的调整。而加长版的车也只有在中国才卖得出去。
石磊还是表示,几个公司之所以都选择在中国设立设计中心,是因为中国的全球化的速度很快,中国市场的机会太大了,而建立本土的设计中心是为了更好的融入本土文化,融入这个市场。
斯蒂芬·科尔先生则表示,2011年7月,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对未来汽车需求与发展趋势的影响力不断凸显,全球第五个梅赛德斯-奔驰高级设计中心在京城盛大揭幕。他们甚至撤掉了奔驰在日本的设计中心。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中国正在经历汽车工业中非常重要的阶段。
三家德国车企在中国都有“探子”
在随后的访谈活动中,《Hi设计》请三位汽车设计大师分别谈谈他们对中国设计和德国设计的不同以及三个品牌通过什么方式开展工作以保证能够满足和吸引中国用户。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设计总监罗西蒙(Simon Loasby)首先回答了《Hi设计》的问题,他说,在大众每年都有非常重要的会议会分析中国市场和中国用户,公司也有专门的人会做专门的研究。他们以前认为中国用户是不注重品牌的,但是这些年他们发现中国用户不是这样的,很多中国同事看到自己的西装就会翻看他们的标签想了解是哪一个品牌的。
罗西蒙先生说,可能是由于教育的缘故,中国的学生和年轻人中有想法、敢于创意的人并不是很多。这相对于德国和整个欧洲的比例来说,比例还是相对低一些。这也正是中国未来5年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的原因。
石磊(Gerhard Steinle)先生向《Hi设计》表示,在他的工作室里也有很多中国设计师,以前这些年轻人完成一个设计作品,他总会习惯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而这些中国设计师的回答是:“为什么不?”“开始的时候,这样的回答让我觉得十分不满,但是后来我慢慢地学会了接受这样的回答。因为,我觉得中国这个社会的阶段就是在不断的试验中,我们允许各种可能的存在。”石磊说。
斯蒂芬·科尔(Steffen Köhl)则向《Hi设计》介绍了德国品牌如何在中国开展设计工作的。他说,为了更好的服务中国用户,他们几家都在中国设立了设计和研发中心,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很多相关的专业公司、销售团队中专门分析中国数据的部门以及大量的中国同事,还有一些“探子”等等,这些保证了我们可以能够更多的了解中国用户。他说,虽然今天在坐的是他们三位,但是其实他们背后拥有庞大的数以千记的工作团队来配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