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把爱好生生地演绎成事业的典范。所以,我们有必要来听听他的故事。
第一次见廖尚勇是在他的工作室,黑框眼镜,脸微胖,很认真地介绍他自己的Silence無聲设计工作室。那一次我们没有聊太多,直觉印象,觉得他是个不善言谈的人。
第二次约访是在慈云寺那边的一个咖啡馆,彼时春寒料峭,但咖啡馆里很热闹。我们在一个角落里开始了交谈。这次改变了我对他的印象。
他思路清晰,从小时候一直讲到现在,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言语间道出了他看上去混乱但却充满了逻辑的奋斗之路。
从他上学时拍人像开始,到走进国内一线商业摄影机构——正黑视觉,再到后来他为奔驰、奥迪拍广告,业内知名度的飙红让举世闻名的飞机制造商庞巴迪邀请他去拍摄广告。不仅拍广告,他还为三源里菜市场的小商贩们拍肖像,巧妙的创意和完美的视觉表达让这组作品瞬间传播开来。“保持纯粹”是廖尚勇处理商业和艺术创作的“独门心经”,这也让他在两个不同的领域都获得极高的赞誉。
然而,摄影上的成功并没有让廖尚勇满足,在过去的十年里,他先后走进了国内著名品牌机构“东道”和国际4A广告公司“日本电通”。从商业摄影到品牌设计,再到广告创意,一路蜕变,最终,他选择了做了自己的工作室——Silence無聲。
他是我们这个年龄段里把自己的爱好生生地演绎成事业的最好典范。
/
廖尚勇 | SHANG YONG LIAO
Silence無聲创始人
“不是美術館”联合策展人
摄影师 / 设计师
/
[ Hi设计=H,廖尚勇=L ]
| 小时候
” 大概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拿着我的画参加各种展览、比赛,获各种各样的奖。 “
H:向大家介绍下自己吧。
L:总起来说,我算个创意人吧。在商业摄影、品牌设计、广告领域折腾了十来年,这三个领域我都做过,现在做我自己的工作室——Silence 無聲。
大家知道我可能还是因为摄影,这是我最开始的职业,也会持续做下去。
H:能讲讲小时候和上学吗?家人对你是否有影响?
L:从小,爷爷教育我很多,我爷爷当初想考中央戏曲学院没考上,后来他就考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后来留校。可以说,我是在大学校园里长大的,我爷爷当时在图书馆工作,我跟着他在图书馆里看各种书,后来,我爷爷就教我画画,开始时教我画工笔,后来爷爷发现这不适合我,又开始教我画写意。我画的最好的就是齐白石的虾,当时研究他怎么泼墨,什么技法等等,我印象里,大概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拿着我的画参加各种展览、比赛,获各种各样的奖(笑)。
我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一起长大的,生活很规律,琴棋书画几乎样样都会,那个时候,我还跟爷爷学二胡,学打太极, 几乎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起床之后就练拳、打太极,中午还要按时午睡,晚上睡觉也很早。看起来,我过着老年般的生活。那个时候的我是比较安详。小时候,很多人说我很内向。
但其实我是个外向的人。
高中时我偏科比较严重,我是理科生,可能跟小时候经常参加“奥数竞赛”有关。那时候我对历史、政治等课都不喜欢。我把历史书里的人物都给练习画画了,几乎所有的书都让我这添一笔那添一笔,很好玩儿。
/
| 关于摄影
” 我这个人想法比较简单,只要认定的事,就会挖空心思去琢磨它。 “
H: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摄影?
L:我父亲很喜欢摄影,从小我们家就有个相机,现在看我父亲当时拍的东西,就会觉得很好。我父亲的摄影属于记录式的,我爷爷字写得特别好,他就在那些照片上写一段小字。我对摄影的喜欢,也算是受家人的熏陶吧,我对视觉的东西算是比较敏感。
H:什么时候自己开始拍东西?
L:我真正开始拍东西是上大学以后。我大学的专业是包装设计,后来,我发现摄影很适合表达我想要的东西。画国画需还要笔墨纸砚等等,摄影相对比较简单。第一次拍的时候,那种感受还是震撼了我。
上大学那会儿我比较喜欢拍人像,因为不仅可以练习拍摄,还可以赚些零花钱。没想到的是,学校里很多女生很喜欢我拍的东西,就这样拍着拍着,我对摄影的了解和技巧的掌握越来越娴熟。
当时拍人像的不只我一个人,还有很多同学。他们拍的都很好,我就跟人家学。后来我就开始琢磨是不是可以拍点儿别的。我想,一味模仿,总是没有机会去超越别人,于是,我开始分析市场,分析整个环境,分析自己,然后给自己找一条路。
H:是什么机会,让你从爱好者,进入商业摄影这个领域的?
L:我可以说是没有上过科班的那种摄影专业课程,但是我这个人喜欢跟别人交流。我觉得你比我强,我就会找你交流,跟你请教,跟你探讨。上学那会儿就认识了很多中国摄影圈子里的大牛,我有时间就跟他们请教。其实,当时,我的摄影水平比别人差,很多人都比我拍的好,但是我不停地去学,去摄影的网站、论坛去看。
我这人最大的优点就是有不懂的就问,到现在也是这样。在这个行业里谁最牛,我一定要去认识他,一定要去了解他。我把我的作品给他看,他可能会说这不好,那不好,甚至说很讨厌我等等,我会记住这些,继续往下学习。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我喜欢这个东西,所以所有的观点在我眼里都是好的。那些讨厌我的人慢慢开始喜欢我。
我记得当时,有一位属于老一派的摄影高手,后来他还去了英国皇家学院。2006年,我大学毕业后在上海田子坊那边拍珠宝,那个时候我就去问他,跟他讲我的想法,我说我想去中国最好的摄影机构。他就推荐我去“正黑视觉”(后文简称“正黑”),于是,我就来了北京。来北京后,我直接就去了正黑,在那里一直工作了两年多。跟着老岩(岩熔黑)慢慢学,一步一步进入正轨,走上商业摄影这条路。
我这个人想法比较简单,只要认定的事,就会挖空心思去琢磨它。这样说吧,其实,我之所以能去那么多大公司,是因为之前我都是认真研究过他们的,所以每次去一家机构,都相对比较顺利。经常去了一段时间后,就有同事问我:老板是不是我家亲戚?因为每个老板都很喜欢我。其实,没有别的,就是因为我肯花时间去了解他们。
我没去正黑之前,我就把他们几乎所有的作品都翻了一遍。当时心里就觉得他们好牛啊,真正是我想去的公司。那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我一定要去。
/
| 在正黑
” 我记得刚去正黑没几天,就被骂哭了。 “
H:去正黑工作顺利吗?
L:在岩熔黑这里,我算真正完成了一个屌丝的蜕变。我身边很多朋友现在都经常拿我的经历举例子,他们看着我一步步成长。
我刚到正黑的时候住在清河。我记得当时从家里拿的5000多块钱,很快就花光了。那个时候省吃俭用,早晨一顿饭就买个包子吃,中午在公司吃,自己不用掏钱。为了多学点东西,别人下班后,我还要在工作室工作,基本上我到家都要晚上10点半以后。到家后我还要总结白天的工作、研究展览方面的一些事。如果说不是真心热爱摄影,真的坚持不住,撑不下去。
《向大师致敬系列》| 廖尚勇
H:岩熔黑对你们怎样?从岩熔黑那里学到了什么?
L:岩哥对我们特别好,各种器材可以随便用,只要有想法就去拍。那两年,真的是成长迅速。因为本身就处在国内一线的商业摄影机构里,大家又经常看国外的优秀作品,工作对接的也全是国内外一线的品牌和艺术家,所以说,那段时间真的进步非常的快,也认识了很多人,我从内心里感激岩哥。
那两年里,我参加了很多的展览,有些展览其实是岩哥掏钱帮我的。但是,后来他就跟我说,不希望我再参加所谓的展览了。他说,如果真正喜欢这个东西,是自己的理想的话,那么无论别人评价好与坏,都不重要。所以,我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梦想、理想不是用来炫耀的,而是用来捍卫的。如果说,为了别人的评价或者觉得很艰辛,不愿意做下去,那么可以说这根本就不是你的梦想或理想。我现在越来越理解老岩说的这些话。
H:你认为从正黑学到的最重要的是什么?
L:老岩是一个做人宽松,做事严谨的人。拍东西的时候,棚里的每一根线都要整理好、永远不允许我们在镜头前穿过。就像老辈儿一样,有道儿里的规矩。谁犯规了,他也会大骂一番,这么多年过来,发现每个人都不一样了。以至于,我现在去现场看一眼,就知道是不是正黑的活儿,因为正黑拍东西的现场是一丝不苟,规规矩矩,不是乱七八糟的。这是老岩教给我们的。
你说他是在教我们做人吗?好像也不是,他并没有刻意跟你扯一番大道理,而是身教,以身作法。
我记得刚去正黑没几天的时候,就被他骂哭了。当时是因为我从镜头前走过,老岩对我一顿臭骂。后来,我也觉得,就该骂。骂那一次,我再也不会犯这种忌讳。其实,这个行业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去反复试错,这不对,那不对,必须马上就得改,所以对每个人的要求就是要有眼力劲儿。
什么叫专业?就是连每一根线怎么缠都是规范的,我们现在拍摄也是一样,到现场器材一摆,别人就感受到这种专业度。这些其实都是老岩给我们的。
H:在正黑拍什么多一些?
L:我在老岩那里基本上拍静物更多。那时候,我基本是在后场盯着屏幕,所以我学习到更多。慢慢的,老岩交给我的越来越多,最后有的案子全部交给我做。
游戏海报《天龙八部-深海龙宫》 | 廖尚勇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给“搜狐畅游”拍天龙八部深海龙宫系列,当时是刘诗诗和胡歌,从创意到脚本到控场,几乎全部都是我完成的,最后岩老师去拍,当时国内很少有游戏团队去花那么多的代价去拍东西。
/
| 在东道
” 我还是比较相信方法论、相信体系。 “
H:从正黑出来,去做了什么?
L:我去了东道做设计,当时去的时候,我只带了以前帮朋友做的两个设计作品。但是,我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样的人。那时候,解总(*东道设计董事长解建军)看完之后说,觉得我身上还有一些东西没有打磨掉,也可能他认为我是一个可造之材吧,于是留下我。从此我开始系统性的了解和学习品牌。
H:摄影有没有给你带来优势?
L:我去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我熟悉摄影。后来老板才慢慢发现,我竟然还有摄影这个本事。那时候,他经常让我帮他拍一些照片,客户来访啊、外出开会什么的,都带着我。我还给老孙拍了一张照片,那一年就是那张图片给东道带来非常大的项目。客户觉得东道照片可以拍的那么好,水平一定很厉害。
H:在东道印象最深的案子是什么?
L:那会儿在东道,我给一个汽车品牌做方案。当时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收集资料,做了一个色彩分析,用各种数据样本、推理等等方法,当把案子交给客户的时候,客户非常认同。那件小事,让同事都对我另眼相看,为此我还专门在公司做了一个分享。后来,公司再给客户提案,经常用到我那一套色彩分析的方法。
而且,那时候我提出来要为客户建立图片视觉的标准指导手册,一个品牌,人物出现的比例是什么样子的,场景是什么样子的,都应该有一个标准,这样无论客户请什么摄影师拍,大概都不会差太远。
所以,我还是比较相信方法论、相信体系。
/
| 在日本电通
” 广告行业,汽车是最高的,如果你做了车的话,那剩下的你什么都能做了。 “
H:什么时候去的电通?
L:2010年我从东道离开去了电通,它是国际上知名的4A广告公司。其实,从老岩那里出来,我就想去广告公司,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广告作品,我还只是个摄影师。所以我就放弃了,决定要先攒作品。
进电通的时候,有两个组要我,其中一个是汽车组,一个是佳能组。当时佳能要我的时候就说,如果我要来佳能组,所有佳能最全最新的器材都可以用。我当时很心动,后来,汽车组的总监跟我说了一句话,我就决定去汽车组了。他说:“广告行业,汽车是最高的,如果你做了车的话,那剩下的你什么都能做了。”
喜欢车的廖尚勇
H:电通的BOSS如何?
L:在电通那时候我特别的兴奋,因为我发现广告公司里的人几乎每个人都是大咖。我的BOSS非常好,有的总监是喜欢自己想创意,团队去做执行,而我的BOSS是喜欢带着我们一块儿做创意。所以,当时我特别开心,每次接一个案子我们都会学到很多。
我们总监喜欢我的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我有摄影的基础,懂光,所以画面把控会不一样。慢慢地,我把过去积累的设计上的、摄影上的知识都用到了。所以,直到现在,我们做的画面有很多优势,第一画面质量很好,第二因为熟悉品牌所以很符合客户的需求,第三还有我们自己的一些特点。
H:在电通有什么收获?
L:在电通的丰田组做了差不多一年的汽车,做完之后真的能感受到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主要还是汽车作为一个高投入的类型,他的策略要求非常高。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类型的素材,TVC、病毒视频、KV主视觉等等全系列的东西,而且这些素材怎么发,哪些城市怎么发、冠名、赞助等等各种,所以汽车的整个策略体系非常锻炼人。
其实这些说到底还是因为我开始做了摄影,有了基础,后来我又去做设计,似乎这条路必须这样才刚刚好。如果我一开始就做设计,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
/
| 拍汽车
” 那次拍MINI,我差点儿死在那里! “
H:第一次拍汽车是什么时候,能不能讲讲第一次拍车的故事?
L:第一次拍车拍的是MINI,那是MINI第一次进中国市场,当时需要一些图片素材。就是那次拍MINI,我差点儿死在那里。
MINI汽车 廖尚勇
H:啊?这是怎么回事?
L:当时,我们拍车的一个团队在一个厂房那么大的棚里拍,时值冬天,天气特别冷。广告摄影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拍摄一开始基本上就不能停,直到全部拍完。那次,我们拍了差不多两个晚上一个白天,到了第二天晚上的时候,我们把发电机从门外搬进棚里来了。结果拍到后半夜,其中一个人就实在受不了说头晕难受,想回去休息。没办法,我们只能停下来,剩下的几个人,抽烟的就去外面抽烟去了,我不抽烟就跑车里面睡觉,没想到这一睡就差点没了命。后来,我是被朋友打醒的,醒来后感觉天晕地转,心脏嘣嘣直跳,像是要跳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发电机发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导致我们中毒了。
不过,那会儿也没有去医院,就在家里睡了几天。现在想想,真是大难不死,幸亏当时年轻,身体素质还可以。
H:拍了MINI之后,是不是找你拍车的越来越多了?
L:拍了MINI之后,效果反馈还不错,所以找来拍车的逐渐多起来,那个时候国内可以拍车的人不是很多,而国外或者台湾那边的费用会很高,所以,奥迪、奔驰这些都慢慢都找过来。
奥迪A7 廖尚勇
H:网络上有报道说你是德国汽车品牌钦点的摄影师,你怎么看?
L:巧合了,可能是那段时间,德国品牌的车集中找我拍,所以别人这么说。不过我自己觉得我还是相对比较了解德国车,我喜欢包豪斯精神。
H:拍汽车是一种什么感觉?
L:我记得当时拍奔驰的“新C”的时候,会跟品牌方沟通很久,我会问为什么“新C”会设计成这样?品牌方就告诉我说,“新C”的车尾和腰线做得很像“S”,而“S”是奔驰最顶级车型的设计元素。这是他们想传达的这款车的特点。听后,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厂商会要求我俯拍比仰拍多,那是因为这样的视角完全考虑了在写字楼里的白领人群透过窗户向下看这款车时的视觉感受。
那一刻,我完全懂了,我知道怎么拍了,就是要把“新C”拍出“S”的感觉。
廖尚勇广告摄影作品
H:现在是不是感觉拍车对于你来说很上手,也很容易?
L:不是,虽然有很多的经验,但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觉得拍车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因为在普通人看来,一辆车,无非就是这么个角度,那么个角度,但其实最考验摄影师的是把每一辆车的特点拍出来,它的弧线、头灯、尾巴等等。而且表现力要有所不同,要更能突出或者强调每一款车的特点。每次拍完,要能给别人发自内心的惊艳感,它会让你觉得看到的这样的车拍出来更加与众不同。但其实这背后,我们付出了很多细碎的研究工作,这可能是很多人包括甲方也看不到的。
/
| 拍飞机
” 我去拍的飞机停在沈阳机场的停机库里,赵本山的飞机当时就在旁边。 ”
H:我知道,后来拍车都不过瘾了,你开始拍飞机了,而且拍的是庞巴迪。
L:是,这算是我最开心的一件事,因为这个项目的客户真的是找上门来的。庞巴迪的品牌方最初不知道找谁来拍他们的飞机,后来就想到最有可能的就是拍过汽车的人,一路了解,最后找到我,而且我拍的风格他们很喜欢。
廖尚勇作品
H:能讲讲当时的故事么?
L:我去拍的飞机就停在沈阳机场的停机库里,赵本山的飞机当时就在旁边。我拍的那架飞机比赵本山飞机的价格还要高出差不多1个亿的样子。当时拍的时候我非常兴奋,从开始工作就没停下来,一直拍了3天。第一天工作我就拍到第二天凌晨4点多钟,我原本想拍到早晨,这样可以直接去拍外景,拍黎明时候的飞机。可是配合的工作人员都跟不动了。那一次拍完之后,客户相当满意。
H:拍摄非常顺利?
L:不是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因为刚开始,大家并不是那么信任你,刚开始跟客户沟通的时候,客户还是不太理解,他们觉得拍个照片,搞那么复杂干嘛!为了光线,还要等,为了能够细致观察飞机,要来回把飞机从机库里拉出去,又拉回来。私人飞机是比汽车更贵的商品,每一次挪动都要耗费几万块钱的费用,还只是油费。客户开始也是有意见。
因为大家对我们存在一定的怀疑,所以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我。有的女孩子小声说,别人拍照一下子就拍完了,为什么你这里还这么麻烦。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也很难受。
但是当我拍出第一组片子来的时候,那些人的顾虑一下子全没了,所有人的情绪似乎都被调动起来了。争先恐后的希望我多给他们拍,休息的时候,大家都过来跟我聊天,加我微信什么的,那种感觉真是挺好。他们从来没想到,竟然可以出这样的效果。
H:拍飞机和拍车又有什么不同?
L:当然比拍车更难了。其实,在那种场景下,摄影师更像一个导演,你必须要有控制力,能掌控各种要素,所承受的压力也比拍摄本身更大。而且拍飞机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摄影团队这些人,还需要机组驾驶员、空乘服务人员、维修人员、地勤人员、还有接待、模特等等配合。
之所以说很开心,是因为拍摄中我提出的很多要求,客户都努力配合我。我记得当时我说感觉这飞机还差一台车,于是客户调来一辆劳斯莱斯。为了满足光线,当时还协调了本山传媒,调用了几乎沈阳机场所有可以用的灯光。
H:那是什么感觉?
L:一种被认可的满足感吧!
H:用专业征服了他们?
L:是!我也拍到了让我自己满意的东西。当时,我记得一个细节是,客户那边过来跟我说:“廖总,我们要的素材已经拍完了,很棒。接下来你就拍你想要的吧!”所以说,那种被信任和认可的感受真的非常好。
/
| 关于Silence 無聲设计
” 小而美的公司会因为专注和专业在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未来肯定是这个趋势,这就是市场。 ”
H:什么时候开始做Silence 無聲设计?
L:2011年开始做Silence 無聲设计,当时关于这个名字,我们也想了很多。我们是看圣斗士长大的一代人,圣斗士里经常出现的就是被剥夺五感。对内部,我们一直倡导IBM那句话:停止一切空谈,开始行动。就是当人不去讲话的时候,也许听觉会更强,所以我们用这来强化我们的视觉。这个名字也符合中国“润物细無聲”这句古诗里的那种意境。我们想做的是顾问形式的服务,你需要我的时候我会自然而然的出现,你不需要的时候我就消失。
H:为什么关键词取到设计上?
L:未来的市场会越来越细分,广告是解决问题的,它很直白,一点儿也不含蓄。设计有很多的个人情趣在里面,虽然也是解决问题,但它更接近艺术。
Silence 無聲设计作品
H:Silence 無聲设计的优势和特点在哪?
L:我们是想花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我们擅长的或者在哪些方面更专注、更专业。我希望客户能了解 Silence 無聲的风格和能力,这样他们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过来买我们的服务就好了,而不是找到我们说,能不能做成这样那样,我们还得花时间再去研究,这会很浪费时间。
H:对自己有没有一些预期?
L:我们的规划是用5-10年从终端客户切入,慢慢打造成一家专业的咨询顾问式的服务机构。现在叫“Silence 無聲设计”,但也许未来我们就只叫“ Silence 無聲”。
我们的强项或者优势就是我们会很理性的做一个设计。我觉得设计不应该是感性的,设计和艺术的区别我很早就意识到了。设计,就是帮客户或者公众解决问题。而艺术就是提出问题。
从解决问题角度出发,我们做设计就会先做调研,其实这是一个深度思维,是一个深度垂直去考虑的问题。所以,我们做LOGO设计、品牌设计的时候,到最后其实就是一个唯一性的方案,没有那么多的选择可以给客户。这不像某些公司,可以拿出很多LOGO给你选,某种程度上说这没意义。
我经常给客户分析,一个LOGO首先需要有你的行业属性,那么什么是行业属性,其实这背后是通过大数据调研出来的。当然,这里还有人的使用习惯和消费行为等。第二就是差异化,差异化就是企业的特色,而这个特色其实也是唯一性的,他或许意味着企业的领导者,或许意味着企业的某种特殊的气质,这些其实都是唯一的。
我们做品牌、做LOGO是非常理性的在分析。所以,我们基本上只给客户提两个方案,一个是客户觉得好的,一个是我们觉得好的,但我们会告诉客户,你喜欢的不一定是用户喜欢的。
庞巴迪Can-Am | Silence 無聲设计
H:自己做BOSS和以前在公司工作有什么不同?
L:以前,我在公司很多人甚至客户都会觉得我的个性有点张扬,但是现在了,现在需要我考虑的东西很多,有的时候需要果断,有的时候又需要妥协。很多时候,我没有办法,我必须在某一方面妥协。
我们的管理是扁平化的,我一边对客户,一边对团队里的人。很多时候,客户给我压力,底下的人也跟我抱怨,也给我压力。
我理想中的公司,就二、三十人的规模就好。因为我觉得大的机构从效率等方面可能以后很难适应客户的节奏,那是不容易的。公司越大,可能越跟不上。
H:如何看待未来创意领域的工作?
L:我记得我在东道的时候,澳大利亚一家公司来访,他们公司只有10个人,可是等他们做奥运会项目的时候,瞬间团队变成了200人,这让我很惊讶。
所以,我觉得未来创意设计这个大的领域会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公司规模大小不再是实力的体现,而越来越多小而精、小而美的公司会因为专注和专业在市场里立于不败之地,未来肯定是这个趋势,这就是市场。
/
| 关于“不是美术馆”
” 我看到了他们很少被人察觉的一面,就是他们很满足,他们很开心。 ”
H:我记得2015年的北京设计周的时候看到一条消息,有人在菜市场里做了一个展,当时就觉得非常有趣,原来这个项目是你们做的,怎么想起做这个项目?
L:其实,这是我们的一个项目叫“不是美术馆”,当时是公司里面其他几个人创办的。这是一项长期的艺术计划,是想通过持续的展览,推倒美术馆之墙,打破生活与艺术的距离,建立更为有机的当代艺术生态。后来,他们觉得少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就找我聊希望我加入。我听后觉得挺有意思,就跟着一起参与进来。“菜市场”这个项目就是这样开始的。
三源里菜市场 | 廖尚勇
H:怎么想到从拍菜市场开始?
L:当时选这个题材的时候,我就想,别看这是一个普通的菜市场,这里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那之前,我就曾经看到过法国摄影艺术家罗伯特•杜瓦诺关于菜市场的创作,他在1930年到1970年间用影像记录了巴黎市中心的一处菜市场的人、物、景。那是香榭丽舍大街改建前的一个菜市场,那组作品让我觉得很震撼、很写实。所以我在想我们中国也可以有这样反映老百姓真实生活的艺术创作,真正让艺术来源于生活。
我们选的菜市场是北京三源里菜场,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很惊讶,因为我从没发现这个菜市场竟然可以刷信用卡。由于那里紧邻使馆区,各色中外食品一应俱全,那里的摊主个个都是英语高手,这让我非常感兴趣。巧的是,我们赶的那个时间点正是新源里菜市场要重新装修,摊主们很多都是在建立菜市场之初就已经在那里工作了,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老百姓最朴实无华的一面,同时也有时代留给他们的烙印,所以我们记录他们的同时,也想给他们自己留一个回忆。
廖尚勇
H:2013年第一拍到2015年重拍,时隔2年,两次有什么不同和变化?
L:第一组是在2013年拍的,我当时考虑的是想把这些卖食材的商户的摊位表现得像一个舞台,每一个主人都是这里的主角,而在这里的行为就是生动的戏。
第二次是2015年拍,你会发现有了很多变化,有一些人是相同的人物,也有第一次拍没见到的人。这些出镜的人物里,有母子,有夫妻,也有一个人。有的人一直经商,也有的人当过兵,甚至参加过越战。
第一次拍基本是在写实,真实的记录他们,看上去我像是躲在他们后面。第二次,我希望他们能够完全放开,自信地站在镜头前面展现自己。所以,这两组有很多不同,包括色调。第二组,我们做了设计,还用了灯光,而第一组没有这么复杂。
第二次拍摄 三源里菜市场
H:拍摄过程是怎样的?作为摄影师,你在镜头后面的感受如何?
L:起初是不顺利的,因为他们不知道你要做什么,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只是本能地去排斥可能耽误生意的事情。还记得最初跟摊主交流时,他们是不愿意配合的,但是在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建立了一种信任,他们渐渐明白我们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利益,而是在生活中寻找美,而他们就是美的主体。
站在镜头后的我会发现这里的人生百态,各种性格的人和各种故事展现在你面前。我看到了他们少被人察觉的一面,就是他们很满足,他们很开心。
H:拍摄了这么多组人物,有没有印象非常深刻的?
L: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位参加过越战的大哥,当时拍摄前,我就去跟他聊天,他跟我说他是参加过中越战争的特种兵,他那种骄傲的回忆状态正是我们想要在作品里呈现出的个人背后的故事。那次拍摄我没让他拿刀,很自然地坐在那里,依然霸气侧漏,拍出来效果特别棒,照片做了我们的封面。其实,很多人都有故事,从他们身上我们也感受到了艺术之外的东西。
摊主从最开始的排斥抱怨,到之后的欣然接受,以至最后对我们依依不舍。第二天撤展前,那些摊主都拉着我们的手希望再多待几天,那个参加过越战的大哥送我们五斤肉,吃了好多天都没吃完。
H:我这个项目给菜市场的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
L:他们似乎觉得自己也不是默默无闻的小商贩,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给了他们自信。到现在,有的商户店铺前还挂着我给拍的照片。不过,拍完这个项目倒是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天猫找到我们让帮他们拍广告,呵呵!
H:以后还会拍他们吗?
L:如果时间各方面允许,我还会去拍。而且不仅仅拍三源里菜市场。今年,澳门的一个菜市场给我们发来邀约,想让我们过去拍。
H:你之前拍商业广告,后来又涉足艺术摄影,怎么看艺术和商业的关系?
L:商业摄影就是解决问题的,就跟设计是一样的,而艺术创作是表达自己。我觉得两者需要的就是保持一种纯粹就好,做商业的时候,就踏踏实实做商业的部分,做积累,等到自己要拍创作的时候,就放下包袱专心致志去创作。
足球媒体全案作品 | Silence 無聲设计
在我看来,这两个部分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它只能很纯粹。一旦有交集,就会变得不纯粹。到最后,客户不满意,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总是带着遗憾。反倒是认真做创作的时候,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商业价值。比如拍菜市场这个题材,之后天猫和58都找来要我们给他们拍东西。
/
| 关于近期创作
” 开始设定的目标是要超过这个人,超过那个人,最后发现,原来最应该,也是最难超越的那个人是自己。 “
H:在创作方面,最近拍的有什么?
L:我在拍的有一个题材,叫《断舍离》。现在武汉正在建地铁,为了城市建设,城区的很多地块都被封起来,我们家也是。我父亲拍了一组记录家里拆迁后情景的作品叫《舍弃的家园》,那是我们家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其实,在我眼里觉得拆迁也没有什么不好,但有些人的确是难以割舍对原来生活的那份情感。而我想拍的恰恰是,通过拆迁看这些人的生活。我相信,再过几年,那些搬进楼房里去的人家一定过着不一样的生活。
另外,我还在筹划拍一组跟车和人物有关的创作,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Dream Car》。最近,我对梦想这个词琢磨了很多。包括我自己也一样,我毕业来北京,这么多年一直到现在,我当时一个梦想就是大街上有我拍的广告,到后来,这些都实现了。于是,就一步步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开始设定的目标是要超过这个人,超过那个人,最后发现,原来最应该,也是最难超越的那个人是自己。
这组《Dream Car》》就是想表达这样的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在一年前就萌生了,只不过当时没有想好。我认识中国玩车的领域里头很多有特点的人。我想,这些人之所以能坚持,肯定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梦想。
比如跟我关系很好的一位侯晓明先生,他在老爷车收藏圈子里几乎人人皆知。他从看电影《罗马假日》里那辆VESPA开始,喜欢收藏,一步步到现在,他也是中国汽车模型收藏第一人。
老爷车收藏爱好者 侯晓明
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爱车的人,他们看上去都光鲜靓丽、声名赫赫,但是我在跟他们接触之后发现,其实他们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觉得,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的闪光点。我想做的就是,把他们的故事拍出来。我的计划是拍12个人,12个不同的代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都是有经历的人。
H:特别期待!
L:是,我自己也是。